“AI水下哨兵”“AI养老伴侣”“AI智能医生”……伴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日益拓展,各地对AI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。然而,AI人才市场顶尖人才全球稀缺,复合型人才紧缺,青年人才实践与经验不足,难契合产业需求。针对这一矛盾,扬州市委人才办和市数据局联合发布“扬州AI人才十条”,从人才引进与集聚、人才培养与支持、人才服务与生态优化三大方面定制化构建支持政策,全力招揽AI人才。
人才引进与集聚方面
1,大力引进领军人才,在市“绿扬金凤计划”设立人工智能专项,给予顶尖人才团队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;
2,加速集聚青年人才,新引进的人才,除给予每月500-3500元生活补贴外,在扬连续工作满3年的硕、博人才,再额外发放3万元、10万元一次性补贴;
3,悉心培养专业人才,支持驻扬院校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,校企共建研究院、实训基地等最高资助 20万元,对“订单班”、“冠名班”企业最高补助10万元。
人才培养与支持方面
4,创新人才评价机制,优秀青年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中级职称,重点企业可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,顶尖人才(团队)享有“绿扬金凤计划”领军人才举荐权;
5,支持人才创新创业,提供最高1000万元股权投资、3000万元低息贷款等多样化金融服务;
6,激发用人主体作用,在扬企事业单位培养或引进国家级人才的,给予人才和单位最高 300万元累计奖励,打造专业园区,优质项目入驻给予零租金优惠。企业从市外引进或自主培育人工智能训练师等高级专业人才,给予人才最高2万元奖励;
7,丰富发展要素供给,发放“算力券”“数据券”,对企业、科研院所每年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。
人才服务与生态优化方面
8,打造引才交流平台,对招引的初创期、种子期企业团队,择优最高给予150万元基金资助。对首次认定为高企的给予最高15万元奖励,对首次获评独角兽、潜在独角兽、瞪羚企业的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、30万元、10万元奖励;
9,完善成果转化机制,对创新联合体组织实施项目最高补助300万元。对“揭榜挂帅”助企专项行动促成的人工智能产学研合作项目,最高补助100万元;
10,优化人才发展生态,高层人才购房最高享受200万元人才安家券。5.35万套人才公寓、19家青年人才驿站“两周免费住、3年补贴住、应需优享住”。健全子女入学、人才就医、交通出行、文体消费等服务机制。
